领取福利

领取福利

扫码免费领300G行业资料!无套路!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全国客服热线:400-823-1298
广东客服热线:189-0230-8835
四川客服热线:028-83312898
广西客服热线:133-9777-9274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建设工程知识

疲劳损伤容限分析

  • 2022/07/16
  • 156
  • 作者:佚名

损伤容限分析包括剩余强度分析和损伤增长分析。剩余强度分析方法,迄今只有含各种缺陷试样的拉伸剩余强度和含穿透缺陷的厚试样(破坏前不失稳)的压缩剩余强度工程估算方法。含其他缺陷(例如以分层为主要特征的冲击损伤)试样的压缩剩余强度估算,可用基于层间应变能释放率的“分层断裂力学”来解决,但这种方法仍处在研究阶段。而对损伤增长速率的分析,至今仍没有可靠的方法。因此,对这些问题,主要是借助多层次的试验加以解决。

分析中通常采用的简化原则包括以下两点。

①所有分层简化为直径与实际缺陷最大长度尺寸相当的圆形分层;

②至少有一层纤维断裂的各种缺陷/损伤,简化为直径与实际缺陷/损伤面内最大长度尺寸相当的圆孔。

复合材料结构为了摆脱冲击所带来的威胁,以冲击压缩破坏曲线的门槛值为基础确定其设计许用应变。其结果是不得不把复合材料结构的工作应变限制在很低的水平上,使复合材料的潜力无法得到发挥。实际上,虽然复合材料结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遇到外来物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终究这种冲击是局部的。不应该为保证这一局部的强度而限制所有未受冲击的结构部位的工作应变,因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过于保守的。当然,问题

出在遭受冲击的部位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上。为了提高设计许用应变,一个很有希望的途径是,在确定设计许用应变值时暂不考虑冲击这个因素,而把冲击损伤直接引人到结构中去设计复合材料结构。然后,考虑到遭受冲击的部位的随机性,把冲击损伤引入到结构中的最危险部位,这对设计是偏安全的。这样就把冲击影响限制在局部范围内,使复合材料结构可以在整体上大大提高其工作应变,这必将大幅度减轻结构重量。

鉴于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方法还不够成熟,分析的精度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复合材料结构的完整性验证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