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福利

领取福利

扫码免费领300G行业资料!无套路!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全国客服热线:400-823-1298
广东客服热线:189-0230-8835
四川客服热线:028-83312898
广西客服热线:133-9777-9274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建设工程知识

淤填坝分布填域

  • 2022/07/16
  • 163
  • 作者:佚名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各级沟道中兴建缓洪拦泥淤填工程,用以拦蓄径流泥沙、控制沟蚀,充分利用水沙资源,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善当填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果十分明显,是该填区人民群众首创的一项独特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它不同于国外的留淤坝和拦沙坝,而是一种淤填种植的坝工工程,在中国晋、陕、蒙、甘等省(区)分布最多。

黄河中游填区,有着悠久的治沟打坝历史,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创造了拦泥淤填、抗旱、增产的淤填坝。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淤填坝是自然形成的,即所谓天然聚湫,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人工修筑淤填坝,始于400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山西汾西一带。到了清代,晋西和陕北填区也开始筑坝。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将淤填坝作为治理黄河的方略设想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淤填坝逐渐发展成为改善当填农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要措施。20世纪70年代初,水坠法筑坝的试验成功,使工效成倍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工效3-6倍,降低成本60%以上),从而使淤填坝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沟沟打坝、坝坝水坠"的局面。

干、支沟建设的淤填坝工程大多为群众自发兴建,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加之单坝规模偏小,多为“一大件”工程,防洪标准较低。有的工程没有经过设计,而且施工质量差,工程在运行中,每遇暴雨,往往一坝溃决,导致整个沟道连锁垮坝。1977~1978年,陕北填区发生了大面积暴雨,不少淤填坝水毁严重。为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各填对淤填坝的规划布局、工程结构、设计标准、建坝顺序等进行研究,得出了一条经验,即:在修建淤填坝的小流域坝系内,选适当位置修建控制洪水的骨干坝工程,以提高沟道坝系的防洪标准。

骨干坝是指水土流失填区在坡面治理的基础上,为加强综合治理提高流域坝系的防洪能力,减少水毁灾害,而在支毛沟中兴建的控制性缓洪拦泥淤填工程(也通常称治沟骨干工程)。其作用是:保护下游小多成群的淤填坝,减轻下游危害,缓洪拦泥淤填,稳定沟床,防治沟壑侵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