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福利

领取福利

扫码免费领300G行业资料!无套路!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全国客服热线:400-823-1298
广东客服热线:189-0230-8835
四川客服热线:028-83312898
广西客服热线:133-9777-9274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建设工程知识

艺韵独特华美的粉彩雕刻瓷

  • 2018/09/06
  • 87
  • 作者:佚名

  粉彩雕刻和普通的粉彩相比显得华丽,和古彩或者珐琅彩雕刻相比显得雅致。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粉彩瓷吧。粉彩瓷是中华传统四大名瓷之一。它以粉润雅致闻名世界,多样的色彩、丰富的层次、精致的画风使得它自从创烧就被皇家以及老百姓追捧。粉彩瓷的前身是珐琅彩瓷,是景德镇御窑厂工匠们的灵感之作。工匠们觉得珐琅和五彩色泽过于鲜亮,于是尝试着向颜料中加入了一种砷化物,也就是人们口中的玻璃白。这种物质可以使得颜料产生粉化的效果,这样烧出来的瓷器颜色就会淡一些。刚刚创烧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种技法带来的巨大变革,工匠们也只是将这种技法运用在一些花蕊或者叶子这种纯度要求不高的地方加以点缀,并没有大面积地使用在画面上。所以在始创粉彩瓷艺的康熙年间,这门雅致的艺术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当时的工匠也还是使用上五彩的方式上粉彩,单线平涂,十分乏味。康熙朝的粉彩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还有一个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彩。

到了雍正时期粉彩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工匠们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大的改革。比如在画面上,全部使用粉彩技法的作品也是不断增加:在技法上,也从从前的画五彩的方式改成了国画中的没骨画法;在题材上,不论是国画还是纹饰图案都有表现。为了更好地表现粉彩画上的绘画和纹饰,雍正时期的工匠们大多使用的是白地瓷进行创作,少部分使用的是色地瓷进行创作。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民窑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和如意,谐音“必定如意”等为突出。雍正时期粉彩流行规整、精细的图案,一般以吉祥寓意的纹饰图案为主。像是蝙蝠、寿桃、团花、灵芝等等都受到很大的欢迎,还有就是仕女图和婴戏图等等都是当时题材的主力军。

到了乾隆时期,粉彩依旧在茁壮成长,并且有了新的发展。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在乾隆时期比较流行的有一种叫“鹿头尊”的品种,虽然这在康熙就己经出现了,但经过漫长的发展,鹿头尊己然成为乾隆时期的代表品种之一了。鹿头尊的尊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

粉彩瓷虽说在嘉庆、道光这几个朝代也有发展,却也始终不能与雍正、乾隆时期的鼎盛相比,就比如说咸丰朝,咸丰朝时间很短,又处于战乱之中,御窑断断续续地烧造。与前几代相比传世品最少。咸丰时官窑粉彩在社会上难以见到。以故宫藏品为例,几乎与道光粉彩相混淆,说明在制作技术上还保持在道光时的水平上。民国时期则又掀起了一阵“仿古潮”,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窑名品以及明清御窑典型器几乎无不仿制,而且惟妙惟肖。

当时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间收藏的无款或书写清朝各代伪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谓洪宪瓷等。现代仿制的嘉庆以后各朝粉彩瓷器也时有出现,仿制的都是官帟中的常见品或名品,如嘉庆款色地粉彩,道光款及“慎德堂制”款粉彩,同治、光绪、宣统款粉彩碗、瓶、罐等。这些仿品由于是现代制品,因此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有的胎体过于轻薄、所施色彩较薄、纹饰绘画过于精细、鲜亮,具有现代艺术品的气息。

了解了粉彩的历史背景,接下来我们就说说雕刻瓷的由来。刻瓷,在中国陶瓷的门类中是较为“年轻”的一员,目前见到最早的刻瓷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年间在宋代汝窑“洗”上雕刻的刻瓷作品。但刻瓷的市场认知度并不高,其价值被严重低估,雕刻瓷的工艺极其复杂,对刻划者的功底要求很高。最早的刻瓷艺术由于受工具的局限,技法比较单一,只有传统的线刻工艺。如今通过艺术家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逐步发展形成了点刻、线刻、面刻和釉雕四种工艺。陶瓷雕刻,是将绘画与雕刻巧妙融合的艺术,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把中国画讲究的笔墨、气韵、空灵和西洋画讲宄的点、线、面、黑、白、灰巧妙地融于陶瓷雕刻技法之中,使作品既保持了陶瓷韵味,又具有笔墨淋漓的水墨妙趣。

清未民初景德镇雕瓷除了继承宋代以来的技法外,还创造了牵浆、堆浆、出线、填浆、点浆、镶接、堆贴、印贴、镶嵌、捏塑、捏贴、修接、活链等新技法、多种技法综合运用于一体,制造了不少艺术精品,流传于世。

陶瓷雕刻一般分为五类:

一、浮雕。浮雕是指其图案是“凸”在瓷面上的,是采用各种方法,如堆、贴或者刻的形式将图案“凸”起来的。浮雕是在我们肉眼看见的基础上做压扁处理的,属于半立体型作品。

二、透雕。这个大家生活中就会比较常见了,青花玲珑瓷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工艺技法是在瓷器上将部分花纹雕空,使内外通透。纹样穿透器壁的为“全镂”、“通花”。只刻去一浅层或刻到器壁一半的称“半镂”,或者还有将两者结合使用的,这样会使层次更加丰富。

三、圆雕。圆雕与浮雕相比就是更加“凸”的一种。圆雕是属于多层次造像,是没有进行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圆雕是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四、捏雕。它是将主体花纹预先雕捏出来,然后镶贴在坯体上。捏雕主要以手捏为主,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各种动植物等自然形象的特种传统陶瓷工艺品,它的制作精巧细致,形象生动,风格写丈。捏雕的制作,无论是植物的花瓣,花芯或动物的羽毛,捏雕的彩饰有用高温颜色釉或经高温烧成后再用釉上彩装饰的,也有用颜色釉和釉上彩结合装饰的。

五、阴雕。又可以叫“沉雕”,与浮雕相反,凹入的花纹,釆用模印或刻划的方法,形成低于瓷面平面,依赖熟练和准确的技法,使线条有起讫和顿挫、深浅的效果。阴雕不仅在陶瓷方面,在很多材质上都有运用,像木雕、石雕、篆刻、竹雕、匏瓜、葫芦等。而且不止中国,这种技法流传于世界各国,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之艺术品、建筑物都有阴雕技巧的使用。

粉彩的粉润淡雅与雕刻瓷的精细复朵相互碰撞就有了这不俗不素的粉彩雕刻,粉彩雕刻的颜色柔和不俗,配上浅浅淡淡的工艺雕刻,造就了这既华美又耐看的工艺品种。早在同治时期就己经出现十分精美的粉彩雕刻瓷了,比如大名鼎鼎的“粉彩雕瓷帽简”:瓷帽筒形制六方形,每面各置一海棠形镂空孔,俗称“开光”,含吉样之意。器型端庄典雅,通体雕瓶、葫芦、钟表、花盆等纹饰,俗称“博古图”,雕刻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再现了当时的时代风情与艺术风貌。整体布局独具匠心,雕工彩绘极为精湛,画面布局疏朗,色彩绚丽,釉面莹润,包浆丰厚,似玉如脂,胎质洁白细密。轮廓线条过渡柔和,质感逼真,充分反映了同治粉彩雕瓷时期的高超水平。

现如今粉彩雕刻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在诸多陶艺家们不断努力的创作中,粉彩雕刻这种艺韵独特,有着文人艺术的才情与巧妙,精美却不失拙朴之气的艺术会越走越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 Tab: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